完整版《大明:开局屡献毒计,老朱慌了》全章节阅读
《大明:开局屡献毒计,老朱慌了》免费试读第九章隔壁朱元璋听到朱樉的这番话,频频点头。 没想到自己这个浑小子,榆木脑袋真的开窍了。 居然知道为他老爹着想了,看来这段时间诏狱没有白蹲啊! 只是这话不像是出自朱樉之口,倒像是从饱读诗书的太子嘴里说出来的一样。 难道昨天晚上,太子连夜赶到诏狱,教他说的这些话。 朱元璋将目光投向正在记录的太子朱标。 恰好这时。 朱标也停下了手中的笔,看向朱元璋。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。 都带着诧异。 随即,朱标明白了老爹眼神流露的意思,连忙道: “父皇,这些话真不是儿臣教的,儿臣也是没想到。” “二弟每天跟着这位林先生,耳濡目染之下,不敢说是脱胎换骨,起码也是有所成就。” 朱标从小跟着当世大儒宋濂学习儒家经典,熟读圣贤书。 因此,对于句句话说到心坎里的林澈,印象大为改变。 对他的称呼也改为尊敬的‘先生’称之。 “是么?” 朱元璋一脸狐疑。 他还是有些不信朱樉的那番话,没有人教。 他不信,老二那榆木脑袋,跟着这位狂生,半月就能掰过来? 除非这狂生真的是谪仙降世,否则绝无可能。 …… 墙对面。 林澈抓着一个肥腻的大猪蹄膀,边啃边含混不清的说道: “嗯,不错,知道从全局考虑问题了。” “那你再说说当今皇上怎么做,才最妥善?” 朱樉大咧咧自斟自饮了一杯,粗豪说道: “我以为当今皇上第一步,当立即下旨制止土地兼并这一风气盛行。” “第二步,先拿一些典型开刀,然后将官员士绅攫取的良田收归国有。” “第三步,将收回的良田,弄清楚田亩来源,返还给农民。” 林澈啃着猪蹄,问道:“就这?” 朱樉看林澈只顾着啃猪蹄,紧张的搓了搓手,心虚的问道: “先生,我说的这些是不是错了?” “没有,你没说错,基本说的都在谱上。” “啊!” 朱樉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林澈。 自己说的话,终于得到这位的认可了。 不容易啊! 隔壁的朱元璋和朱标,听到朱樉的这番话,差点咬到自己的舌头。 朱樉几乎将昨晚朱标的话,原封不动的端了出来。 朱元璋难以置信的盯着朱标。 现在还说你没教他? 昨晚说给咱听的话,怎么又出现在这兔崽子嘴里? 朱标无辜的看着朱元璋:爹啊,这话真的不是我教的,我也不知道他怎么就复原了咱的话啊! 眼见朱樉有些怀疑自己,林澈笑道: “不容易啊,终于开始动脑子想问题了,看来你家老爷子让你进诏狱反省,来对了。” “说说,你是怎么想出来的,不会是蒙的吧?” “没有,绝不是蒙的,真是我自己想出来的。” 朱樉赶紧站起来坚决否认,顺手将林澈空出来的杯子,斟满酒。 满脸堆笑道: “…昨儿个,你给我布置了作业,晚上我睡不着就躺在那想啊。” “既然这一政策是当今皇上,亲自制定的,涉及到朝廷上下数万官员,不问青红皂白,即刻废止,确实有些不妥。” “不说皇帝面子过不去,单单下面这些臣子,也必然竭力阻止。” “皇上虽说声威海内威服,真要是决意废止也不是不可以,可是这样他就成了孤家寡人了。” “这么做肯定得不偿失。” “于是,我便在想,是不是先拿一些典型开刀,杀鸡儆猴。” “然后再逐步实施,直到最终将公田政策废止。” “这样循序渐进,做到既不得罪天下的官员和士绅,又能将新政策逐步落实下去。” “先生,你觉得我这样思路对不对?” “不错,不错,知道循序渐进的想问题,不枉我这些天对你的指导。” 林澈抚掌称赞。 朱樉有些不好意思挠挠头,嘿嘿笑道: “谢谢先生夸奖,都是先生的教导好!” “不过,你光领悟到这些还远远不够!” 林澈将杯中酒一饮而尽,淡淡说道: “废止官员买卖良田,将买卖的良田收回,归还农民,这些都还是其表。” “要想彻底根治就要进行彻底的土地改革,改革税制。” “一、对全国的土地重新丈量,户口彻底清查。” “让那些隐藏的土地和人丁浮出水面。” “做到里不漏户,户不漏人。” 看着朱樉茫然的目光,林澈慢悠悠说道: “二、可以保留官员士绅的公田,但必须实行“‘摊丁入亩’, ‘官绅一体当差,一体纳粮’”政策。” “‘摊丁入亩’,?官绅一体当差,一体纳粮’?” 朱樉表情明显一滞。 他从未听过这样名词,整个人愣在了那里。 一墙之隔的密室中。 朱元璋和朱标二人同样面面相觑,眼眸中尽是疑惑之色。 眼见朱樉没明白‘摊丁入亩’和‘官绅一体当差,一体纳粮’的意思。 林澈自斟自饮了一杯酒,不紧不慢解释道: “‘摊丁入亩’又称地丁合一,就是将现在实行的丁银并入田赋,征收赋税的制度。” “简单说就农民不用再交人头税,就是农民有多少地交多少税。” “官绅一体当差,一体纳粮’意思就是,官员士绅也要和老百姓一样,都要服徭役和缴纳赋税。” “这两项制度一旦实施,将打破官绅阶层的特权,填平了义务的洼地。” “从而会让官绅通过特权隐蔽的人口和挂名的土地无处可藏。” “这样一来,你能想象到大明国库将多出多少收入?” “更重要的是将对土地兼并风气,彻底来个釜底抽薪,缓和社会矛盾。” 林澈看着朱樉抓耳挠腮,他知道自己今天所讲的内容有些超纲了。 ‘摊丁入亩’、‘官绅一体当差,一体纳粮’,为几百年后出现的政策,不是这位勋贵二代所能掌握的。 只有那些深入政治的人才能听得懂。 果然,隔壁密室。 朱元璋和朱标两人同样面色一变。 眼神中的惊讶如出一辙。 “此子真乃神人也,居然能想出如此精妙之策。” 不同于朱樉。 朱元璋略一琢磨,很快就领悟到了其中的深意。 林澈说的对土地改革,以及改革税制,才是解决大明经济和社会矛盾的根本。 将全国土地进行重新丈量,同时彻查户口。 他有所考虑。 只有重新丈量土地,彻查户籍,这样才能摸清大明底层最真实情况。 林澈所说的与自己的思路,不谋而合。 之所以没有实施。 是因为大明建国不久,国事千头万绪。 北面北元残余未灭,南边梁王一直蠢蠢欲动。 而重新丈量土地,清查户籍牵扯面太广,工作量太大。 而朝堂上,随着浙东集团逐渐式微,淮西集团一家独大。 朝廷都快成为淮西人的一言堂。 眼看着中书省的权力越来越大。 胡惟庸在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勋贵支持下,把持朝政。 屡屡在重大决策问题,与自己意见相左。 自己正好利用此次事件,对淮西集团好好敲打敲打。 只是—— 这‘摊丁入亩’,‘官绅一体当差,一体纳粮’,他之前闻所未闻。 这家伙脑袋是怎么长的? 而且这两个政策,对解决当前土地兼并问题,不失为一剂良药。 想当初,他制定公田补贴俸禄政策时,考虑的片面了。 他没想到这么做,会引来后面的土地兼并。 而且这土地兼并,愈演愈烈。 大有动摇大明朝赋税根基。 若是采纳林澈这两项建议,将完美弥合公田补贴赋税政策的漏洞。 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,刹住土地兼并的风气,还能让全国税赋大幅增加。 可谓是一举多得。 在一旁记录单朱标,也停下笔,若有所思。 现在看来自己昨天所说的对策,只能说是太肤浅了。 虽然对土地兼并有些作用,却不能去其根本。 而林澈的‘摊丁入亩’、‘官绅一体当差,一体纳粮’的策略,直接切中要害。 从根子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。 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。 此乃天赐之策,先生真乃神人也! 小说《大明:开局屡献毒计,老朱慌了》试读结束! |